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循經導引拍打功

拍打功是一種簡單易學效果很好的功法。對全身氣血循環、五臟六腑功能、排便、夜尿多、難入眠等都有顯著效果,但務必每天拍打不要間斷。
功法:

一、手經拍打:

1. 兩腳打開、平行站立、比肩稍寬一點、兩眼輕輕閉合、全身放鬆、兩手插腰。
圖一

2. 轉掌心向上,左手向斜前下方伸出,同時右手沿膻中穴(心口部位)移向左手臂雲門穴。
圖二


圖三


圖四


3. 右手手掌沿著左手臂內側(手三陰經),向下拍打。在關節處要多加強拍打幾下。至左手手掌弧型轉掌,右手手掌沿著指尖由左手手背向上拍打。(左手手掌自然轉向下)。繼續向上拍打至左雲門。回環向下重新拍打三回,回至左雲門處後,兩手回至於兩肋。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4. 右手向斜前下方伸出,同時,左手沿膻中至右雲門,左手沿著右手臂的內側向下拍打。其餘動作同前面左手之功法。手三陰經、三陽經之動作完成後,兩手還原兩肋。

二、足經拍打:

手經拍打之後,轉為足的三陰經、三陽經的拍打。兩手掌由肋弓移至心口的部位(膻中),中指指尖相接,向上拍打,經喉嚨部、面部、頭頂至後腦的玉枕部作鳴天鼓震顫拍打。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先用兩手掌第二指、第四指,第三指拍打後腦勺玉枕部。然後用四指同時拍打後腦勺三次。拍打時兩手掌要按住耳朵,會產生類似擊鼓之聲。隨後,兩手沿頸項部繼續向下拍打至背後胸椎第三節,然後兩手不拍打繞肩前經腋下回起後向上接,沿著背後脊柱兩側(膀胱經)向下拍打至臀部(經腎臟時,以震顫方式為之,不要用拍打的方式)

圖十四


圖十五


圖十六


後分三條路線拍打,
  A.兩手移至環跳,虎口張開,沿著大腿外側繼續向下拍打膽經,至膝蓋旁之陽陵泉,沿著小腿外側至踝關節。
  B. 身體慢慢直起後,兩手移至大腿後側,拍打膀胱經,沿著臀部向下拍打至委中穴,小腿後側的承山穴,至後腳跟。
  C. 身體慢慢直起後,兩手移至大腿正前方之胃經,沿著大腿向下拍打至膝蓋,小腿的足三里,至足面。

圖十七


圖十八


圖十九

圖二十

兩手移至足面外緣,繼續拍打至足尖,手指對著腳趾點按震顫。兩手沿著腳內側,沿著三陰經向上拍打,經地機、陰陵泉、大腿內側至鼠蹊部加強拍打。兩手移至腹部(肚臍與恥骨之間),做定點由下往上滑動拍打,重新再一次。繼續沿著腹部及胸部向上拍(我們會拍打到 腎經、胃經、脾經、肝經、膽經),回到心口部位(膻中)之後,如此動作重新再作2-3次,結束後兩手在胸前成合十手,再作收功的動作。

圖二十一

圖二十二


圖二十三


圖二十四


圖二十五


圖二十六


圖二十七


圖二十八


應配合之措施:

1. 早上及下午拍打前要先喝300cc左右的溫水,練完功之後再喝300-400cc加鹽1-2公克的溫水以補充水分,平衡電解質。(腎臟有疾病者,海鹽不宜加太多。)


2. 一般而言,拍打完了之後,尤其是早上,大都要上廁所排便,如能養成習慣最好。

3. 選擇拍打之處所很重要,因為聲音很大,會吵到別人,要注意有隔音設備或到公園拍打。

4. 拍打的順序要按手及足之經絡走勢的路線拍打,最好不要隨意拍打。往上往下之順序很重要,因為他關係著氣血的流動。

5. 拍打時,情緒及心境要寧靜,要恭敬,則效果特別好。如能邀請幾位同好朋友一起練功,則氣場更充足,效果一定加倍。

6. 拍打時不能只是輕拍,但其力度要看個人情況而定,主要目的是要讓皮膚、肌肉及穴位得到刺激,但不要打到瘀血,我們做拍打功要一步一步來,不能一曝十寒,練功是每天的功課,一次在上午早餐前,另外一次,在下午四點左右,或晚上睡覺前2小時,不要在飯後馬上拍打,拍打完之後,除加強的部位之外,再做抖功的動作也很好。


7. 所拍之處,皆涵蓋了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手三陽經(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足三陰經(脾經、肝經、腎經),足三陽經(胃經、膽經、膀胱經)等部位。

8. 完成功法後加強腋下、鼠蹊部及環跳附近的臀部(屁股)的拍打。

9. 在關節之處,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亦應加強拍打。因關節處,血液供給較少,氧氣自然少,故應加強拍打。

10. 拍打時以虛掌為原則,但應避免拍至淤血,尤其初學者更為忌諱。

11. 繼續加強拍打腳底及按壓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底腳尖算起三分之一處)。湧泉穴為腎經首穴又稱長壽穴。腳底反射區及湧泉穴應加強。亦可以用腳尖走路,但需收小腹。

12. 練功場應選安靜、空氣流通之處為要。
13. 滲入加海鹽的水,對膀胱的收縮有很大的幫助,亦即睡眠中頻尿者可降低次數。

14. 飲食務必要配合下面的原則:低溫烹煮、少油少鹽、少刺激之食物、多吃蔬菜,少吃肉類(尤其是紅肉)、蛋白質(如黃豆、海藻類),多吃排毒的食品(地瓜、綠豆、木耳、韭菜、香菇、洋蔥、金瓜、五穀雜糧、糙米),所有食物以當地當季所產為主。

15. 定期身體檢查,一有重大問題務必求醫。

16. 生活作息要規律,千萬不要熬夜或在半夜工作及用餐,違反生理時鐘是對身體最不利。
有空即應外出旅行,並經常參與社區或社團、同學、同業之活動,如有宗教信仰也是很好的活動。

17. 對人、對事處理的觀念看法要以正向去思考。所有負面的想法及悔恨都要拋開,用正面的歡樂迎接生命的每一天。


循經導引拍打功的好處

拍打功本身對血液循環很有幫助,如加上循經導引的效果更好,但每個人的體質及狀況不同,我們不能說他一定可以治療什麼,但整體而言,它的影響及效果是多方面的,每個人練功的程度不同,效果當然會有不同,茲將個人練功之後的體驗,與大家分享。

1. 拍打功拍打的部位在皮膚及肌肉,同時因為在經絡及穴位方面著力甚多,所以會影響我們身體的神經及內分泌。加上血液的流動及肢體的律動,它的效果是全身性的。

2. 它的效果最直接的是氣血循環正常了,睡眠的習慣得到最大的改善。糖尿病患者,因有飲食控制,睡眠習慣得到最大的改善,半夜需要起來補充熱量的機率降低了。

3. 醫生說,糖尿病患者是八頓將軍,亦即少量多餐,天天練習拍打功之後,每天正常三餐就可以了,而糖尿病的用藥量,也跟著情況改善,請醫生調整用藥量。

4. 由於拍打功效果不錯,因此妳要經常量血糖血壓,及其他尿酸、糖化血色素..等,以便調整飲食及用藥。尤其對高血壓患者之效果特別好。

5. 頭部毛囊炎及喉嚨中的痰飲,經過一段時間的練功後,會有很大的改善,肺部有痰在中醫理論是屬脾濕的問題,透過拍打功效果特別好。其他的就要靠飲食及持續練習了。(拍打功中對肺經的拍打因肺主皮毛及呼吸故對皮膚及毛髮等有很大的助益)

6. 排便非常順暢,此問題困擾很多人,除拍打外,一定要注意飲食,喝水,情緒控制,及腹部運動及按摩。

7. 對你的情緒及人生觀會有很大的改變,同時,對有憂鬱症的人,也會有很大的助益,這在我前面配合的措施中已提及。

8. 拍打功的成效雖好,但還不夠,如果多加學習氣功的拉筋及呼吸法就更圓滿。拉筋與拍打是可以互補及互相支援的。拍打功讓我們的身體氣血循環好,而氣功讓我們的身體能量得到補充及平衡。

9. 旅行中,尤其是經過長途飛行時差較明顯的目的地,或前往高山地區,都會造成生理時鐘及體能狀況調適的問題。而循經導引拍打功正是促進血液循環,並調整你的內分泌系統及代謝的問題,因此,持續做拍打功,對於您旅途可能問題有很多的幫助。同時,旅途中水土不服及飲食呼吸的空氣等,都與您日常生活有較大的落差,而拍打功也會在這些方面給予較高的適應力。

10.循經導引拍打功的功效不但是多方面且深入的,同時對癌症或已罹患癌症的病人幫助也很大,搭配氣功運動的鍛鍊,免疫力強化了,效果自然出來。另外,對瘦身、減肥的成果也會有很好的績效。但務必配合飲食控制及作息的規律。因在拍打功的過程中,他會調整妳對食物的需求,就像糖尿病患,不再需要大量的熱量補充。

11.經常做拍打功對心臟及腦部有很多的益處,能讓你的心臟機能更有能量,因為我們拍的手三陰經的心經、心包經、手三陽經的小腸經,對心臟的幫助太大了。在拍打之後可以加強做拍手功,手掌手背都要多拍。在心臟不舒服需要送醫時,配合心經的極泉穴、少府穴,小指尖的少聰、少澤及心包經的郄門、間使、內關、勞宮等穴的按摩,再緊急送醫。不過平時還是要配合飲食。

12.對於腦部缺血、缺氧,同時也有很多好處。在手部及足部的拍打過程中,對於血液的循環有很好的作用。我們在整個頭部及肩頸等等都拍到,並做搓揉。

至於一般人常有的頭痛、頭暈、高血壓容易疲勞等,也都因氣血循環的正常而得到最大的改善,但如果有持續性的疼痛,應盡速就醫。

附註:
相關之循經引導拍打功連續動作在作者之部落格中的影音專區有示範動作。


循經導引拍打功 後記


拍打功對身體的氣血循環幫助很大,但為什麼要循經導引呢?這主要目的是讓練習者按12經絡的順序拍打以符合其走向。另外,主要目的是這樣才不會忽略掉任何一條經絡,不會有遺珠之憾。

循經導引拍打功也是智能氣功重要的功法之一。搭配原來主力功法的捧氣貫頂,三新併站庄、形神庄等主力基礎功法後,就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功法了。其功效前文已經作了描述,此處吾人還要強調的還有下列幾項要點:

1. 由於拍打功讓我們作了氣血循環及神經、內分泌等方面的改善,所以對經常到國外旅行或工作上需要往來世界各地的人,如 領隊、飛機駕駛、空服員,經常旅行的商務人士,都有很大的幫助。而喜歡旅行的人,尤其長途旅行者,因需要隨時適應各地時差、水土不服或氣候的大幅變化,我們身體的免疫力及表皮需要應付的變局就特別需要去加強了。而循經導引拍打功,只要在平時多練習,遇到各種環境轉變時,我們身體就可以應付裕如了。當然了,我們還是要整合飲食及規律的生活習慣,必要的藥品及旅行醫學常識也是不可忽視的。

2. 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正常了,但很多慢性病患者,由於服藥的關係,產生後遺症,如性功能喪失、腸胃出毛病、頭暈、耳鳴..等問題,也會因持續練習拍打功及智能氣功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這種改善,對需要持續服藥的慢性病患者,所得到的相輔相成,效益可以讓人驚奇。拍打功對糖尿病、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等患者的助益,練功者必須經常檢測您的血糖值,高低血壓狀況,並隨時與醫生就您的改善狀況,調整用藥量,或尋求醫生進一步的指導。相信你的生活品質,一定會完全改觀。

3. 智能氣功與循經導引拍打功,注重的大多為整體效益。不像西醫、中醫、針灸、穴道按摩、刮痧、拔罐..等的重點在辨症論治。所以拍打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甚至在半個小時內就學會整套動作。他拍打到的皮膚、肌肉及十二經絡,只要記住其順序,即先手經後足經,三陰經即三陽經都要拍到。連同頭面的部位,幾乎就完成了全身重要的部位。最後,加強腳底及足面,鼠膝部以及腋下、全身各關節的加強拍打,就很完整的作了全身外部及內部內分泌系統的運動。由於他在表面的皮膚及肌肉血管作了很好的防禦工作,在經年累月的鍛鍊之後,來自外來的攻擊,如感冒、水土不服、氣候突變、高山症、時差等的挑戰,都可以得到適當的處理。

4. 個人身體如果太虛弱或有不明之重大疾病者,暫時不宜練習拍打功,等到身體能量能有一定程度的支撐力之後再行練功,以防萬一。

5. 練習拍打功時,由於我們身上穿衣服鞋子,效果會受影響,因此您可考慮先做完智能氣功其他種功法或運動後,在浴室裡練習拍打功,其主要考量為,拍打功聲響很大,容易吵到別人,在浴室裡可以脫掉所有衣物,進行拍打,效果會特別好。拍打時間最少要有30分鐘以上,拍完之後最好先用溫水沖洗,不要馬上用冷水洗澡,等到適應之後,再考慮用冷水沖浴。浴室中的地板也要注意不能濕滑,最好準備一張椅子,可以加強拍打足面、腳底、及其他部位。

6. 前面已經提到,拍打功對我們身體的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有很大的幫助。而這兩大系統正是我們的身體生理機能最重要的調理單位,神經系統非常複雜,它主要對我們的心臟、消化系統、新陳代謝系統、呼吸系統及血壓等有很大的影響。而內分泌方面,如胰島素、唾液、甲狀腺是否平衡、眼睛周圍、淚液腺是否充足,賀爾蒙分泌是否正常等,都在個器官生理機能的範圍內。經常性的施行拍打功練習,可以讓這些調節功能復得正常化。所以有些人在努力一段時間之後,糖尿病獲得很好的控制。血壓值趨於穩定,消化系統、排便排尿、排毒系統運作正常,身上的廢物減少了,身體自然健康。連帶的睡眠正常,順應我們身體的生理時鐘運作,每天精神飽滿,能量充足,免疫力完整,內外的疾病攻擊自然能夠獲得控管。


7. 我們應理解,健康身體的維護,是多方面的,不只要做正確的有氧運動,在飲食方面,要攝取均衡,不挑食,在情緒控管方面,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要放空。能有宗教信仰也是一個很好的紓解方法。再配合現代中、西醫、能量醫學及養生的知識,才能做到無病一身輕的地步。事業的衝刺固然重要,但在衡量與健康的比較,哪一個比較重要?自己應該有所抉擇。

吾人要強調的是,我們身體要適應外在環境的改變,而您有否隨時做好準備工作?不管是出外旅行或安排日常生活,隨著年歲的增長或慢性病的惡化,儲存必要的戰力及存糧,是最重要的功課,請您在24小時的功課中,務必要挪出時間做好安排。果如此,則您的細胞可以很順暢地得到代謝而延年益壽。

如何與大自然對話(捧氣貫頂)

當你每天運動或外出旅行時,除了肢體的運動外,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做到大量吸取氧氣的動作,補充能量、平衡免疫力,讓全身氣血循環暢通,五臟六腑功能達到正常運作的目的。
在公園或森林浴時,因含氧濃度高是做與大自然對話的最好場所,尤其在旅行途中,或早晨起床後,可以選擇適當的場所做呼吸吐納的動作,並把當地的元素加入則更覺新鮮及歡愉。
與大自然對話的步驟及方法:
1. 選擇適當的場所,如空氣清新、氧氣濃度高,太陽不要直接照射的地方。最好是在清晨,飯前為之。但有血糖問題及特殊疾病者需先請教醫生。
2. 方便的話可以與一些親朋好友一起活動,但需有人以口令詞帶功以增加氣場的能量。
3. 首先,兩腳打開、兩手自然下垂、全身從頭到腳放鬆、兩眼平視前方、天地交會之處、目光勻速回收、兩眼輕輕閉合、全身放鬆;頭部放鬆、兩眉肩放鬆、舌抵上顎、上下唇齒輕輕閉合、下顎(下巴)回收、百會上領頭部放鬆;兩肩、兩臂放鬆,手肘、手腕、手掌、手指全都放鬆,胸背部放鬆,腰胯放鬆,小腹微微回收,會陰上提,大腿根部放鬆,大腿、膝關節、小腿、踝關節、腳掌、腳趾放鬆。全身從頭至腳都放鬆開來,在前腳掌大拇指之處加一點力道,身體微微向前傾,使全身放鬆。
圖一

圖二

4. 全身達到放鬆的境地之後,接下來的口令詞為:把你全身的汗腺毛竅腠理都打開。想體內,想虛空,想體內,想虛空;外氣內收,內氣外放,外氣內收,廣收天地之間濃濃的混元氣、氧氣,收到身體裡面進來;這時你已達到初步的人天混化的階段,周身融融、周身融融。
5. 此時,我們自己本身或在場的人身心放鬆下來,氣場充足氧氣都聚集過來了。大家的意念要一致,把宇宙之間的能量集中到我們的練功場。每個人的腦波都把它設定在 theta (θ) 波7.5赫斯的頻道上,如此大家腦波一致,可以同心協力,能量互通,氧氣芬多精滲入了我們人體並佈滿全身,全身的血氧濃度提高了,癌細胞、壞細胞萎縮了。全身氣血流暢,五臟六腑各部功能都正常運作,疾病不見了。
6. 接下來,兩手由大腿兩側掌心朝外,兩側慢慢捧氣上升(兩手伸直,掌心氣感十足),手臂、手肘、手掌要放鬆,把手掌上的氣球向上捧起來至頭頂上方向內攏聚,然後從天上把氣球拿下來,掌心向著頭頂貫氣,停留一個呼吸長的時間,之後兩手由頭面前向下貫氣,但意念要從頭頂百會進去,進過大腦小腦,頸項部至胸背部一直到腳底的湧泉穴。同時,兩手慢慢向下貫氣,至胸前,掌心向內慢慢下落至肚臍,兩手慢慢伸直回到大腿兩側,之後同樣的動作重複做5-10次。結束時,兩手掌心重疊(勞宮對勞宮,男左手在下,女右手在下)按住肚臍作揉腹收氣的動作,先逆時針的方向轉九圈,再順時針的方向轉九圈,結束後兩手按住肚臍溫養3-5分鐘。揉腹時,需加一點意念及力道,並想著把收進來的氣化為能量,我把它儲存在下丹田處,下丹田就是我們能量的儲存所,當你身體需要時它就會即時前往支援,以達到保健的目的,練完功之後,應再多做幾次正或逆式的腹部呼吸法及深呼吸,並求讓氧氣停留在身體內的時間,以融入紅血球中達到防癌的目的。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甩手功

甩手功是一種簡單易學的功法,簡單但效益很好的功法。惟需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每天甩手的時間至少十五分鐘或八百次,才會有較顯著的效果。尤其對排毒及對末梢肢體的血液流通有較大的幫助。
甩手功功法:
1. 選擇空氣流通、氧氣充足並且安靜之處練功。
2. 兩腳打開與肩等寬、平行站立、兩膝蓋微蹲、全身放鬆。
圖一

3. 兩手往前甩至肩膀高度,在向後甩30度。往前往後甩的時候,要有盪鞦韆的姿勢動作。膝蓋要微微下蹲,不要鎖死。如此連續甩六次。
圖二

圖三

4. 接下來的四次,兩腿往下蹲雙手一樣的甩動,但膝蓋及腿部要有彈性地往下蹲彈,以便訓練腿力。
圖四

圖五

5. 如此每做六次站立甩手動作,再做四次下蹲同時甩手的動作。初期時做兩百下,慢慢地增加到每天做八百下(約十五分鐘)。心情要保持放鬆。往下蹲時,只彎膝蓋,其他上半身不彎曲。再一次提醒,沒有做到足夠的時間效果是有限的。

乾隆皇帝的十常四勿

十常運動:
1.睛常運(轉動)
2.面常抹(用雙掌乾洗臉及梳頭髮、揉鼻)
3.耳常彈(用雙手揉、拉、彈耳朵及做鳴天鼓)
4.齒常叩(牙齒上下左右共叩36下)
5.津常咽(咽津前先做舌頭攪動口腔 上下左右各3圈之後再咽津)
6.頸常轉(往左往右各轉3圈)
7.腹常運(兩手掌心按住肚臍,先逆時鐘方向揉九圈,再順時鐘揉九圈,揉腹時,應加意念及一點力道)
8.肛常提(即提會陰)
9.肢常伸(可做撐壁、抻氣、俯身拱腰、托天頂天立地..等動作)
10.足常磨(拍打足底、按摩湧泉等穴道)

四勿:
1.食勿言
2.臥勿語
3.飲勿醉
4.色勿迷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圖十四

圖十五

圖十六

圖十七

圖十八

圖十九

咽 津 術

現代人已經把世界變成地球村了,旅行、度假已成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份。不管是旅行或居家生活,碰到不可預知的狀況是常有之事,為了未雨綢繆我們最基本的求生技能該有所體認並學習之。除了野外求生技術之外,咽津術應是最受用的方法,它既不求人也能在任何的環境下自救。

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的大地震,台北市東星大樓倒塌下墜,樓上變成地下室。有兩個兄弟在一星期後獲救,還好是因為房間內冰箱尚有食物,加上消防隊一直在灑水,他們以滲漏的水接來喝才不至於餓死。如果他們懂得咽津術,只要身體沒有很大的外傷,則肯定有更大的機會獲救。2007年春節期間,有一位工人至深山採藥不慎跌落,九天後獲救。因為他學過野外求生訓練故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如果發生的地點是海上、荒島或不毛之地,沒有食物的情況,如何在七~十天內自救以待救援呢?吾人相信咽津術將是最佳的妙方。

我們身體百分之七十是水份,如何把身上的水份變成食物、飲料,甚至是熱量、能量的來源就是我們要探討的主軸。其方法列述如下:

咽津術的五個步驟:
一、叩齒:將上下牙齒分四個部分互叩。首先上下門齒叩三十六下,然後左臼齒三十六下,右臼齒三十六下,最後再回到前門齒再叩三十六下,共一百四十四下。這是健齒最好的方法之一。清乾隆皇帝「養生口訣」的「十常四勿」,本文中運用到的就有四項:齒常叩、津常咽、腹常運、肛常提。有牙周病的人,我們也建議要常叩齒。叩齒在咽津術中是預備動作。
二、赤龍攪海:赤龍即舌頭,攪海即用舌頭掃繞口腔內(內海)及口腔外(外海)。首先將舌尖抵點上顎,然後向左、向下、向右、向上回到上顎,連續轉三圈。之後再向右掃三圈。因為舌頭掃過之處皆為唾液腺之重要部位,所以此時已是滿嘴口水。如果口腔內(內海)生成的唾液不足可以再攪外海(齒齦外)也是左右各三圈。平常唾液腺分泌口水不多的人,可以請教醫生或補充類似銀寶善存的健康食品(各種微量元素)。
三、開三皇鎖:即將身上水庫的水龍頭打開。首先將舌尖抵點上顎三次,然後抵點下顎三次,最後上下門齒齒縫三次。意念中要想著將寶庫的門打開了,要好好珍惜它。
四、咽津:將口腔內的唾液集中到喉頭分數次嚥下(吞嚥時能出聲更佳)。吞嚥時意念要想著,津液經過食道、胃至肚臍下方的下丹田。生津多者甚至可以嚥下十餘口。
五、揉腹收氣:咽津至下丹田同時兩手掌心(勞宮穴)相對,男士左手在下,女士右手在下,兩手重疊按住下丹田並加一點力道及意念,小腹微微回收,會陰上提(提肛),然後先逆時鐘方向揉腹轉九下再順時鐘方向轉九下。做完此動作後兩手按住下丹田溫養三分鐘。溫養時,意念想著:我已經把大自然最棒的津液化做身體所需的能量及養分了。我身體各部位養分得到補充功能運作都很正常了,放鬆-放鬆-,安靜-靜-。

以上五個動作,最好按部就班地做則效果會很好,不過咽津久了也可以換換菜單,例如運用「望梅止渴」的想像力或喝自己的尿液、收集露水、雨水等方式解渴。周圍如有花草植物等最好學習辨認可食用者的方法。此外,最高級的功法如食氣、辟穀、胎息等則待有緣人去學習。

附註:有慢性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因怕血糖過低導致休克,需另找食物來源補充能量。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你有入眠的困擾嗎?

每個人一生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睡覺。往往有不少人有入眠的困擾,我們人體應照先天賦予人類的生理時鐘來作息,身體才會健康。否則經常日夜顛倒作息不正常的人很容易得大腸癌,此病的成因醫學界尚在研究中,但不外乎與褪黑激素(melatonin)有關。要想容易入眠,首重生活作息正常,每天晚上十一點時是我們大腦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的時候。意思告訴您該休息了!!不要再做腦力及體力的工作。

有一些職業,如期貨操作經紀人、半夜值班人員等其實是很不適當的工作,儘可能應避免。對於喜歡熬夜打電腦或娛樂的人更應擔心身體產生病變,也不要在半夜吃宵夜及飲酒作樂,因為那也可能是導致大腸癌的原因。

要想容易入睡,有下列幾種方法可以嘗試,一種不行換另一種,非不得已,不要吃安眠藥,就是吃安眠藥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1. 1. 拍打功(詳如本人部落格中的簡易版拍打功)
    拍打兩手手臂、手肘內側及外側、大小腿外側及內側。然後加強腋下、鼠蹊部、肩關節、肘關節、膝關節等處的拍打,最後拍打及按摩腳底的部位及湧泉穴(長壽穴),湧泉穴位於腳底腳尖算起三分之一中間處。
  1. 2. 按摩頸項部、太陽穴、揉耳朵,並用兩手掌乾洗臉及梳頭髮(由前往後),以便舒解頭部疲勞。
  1. 3. 數息,即數呼吸的次數。躺在床上後放鬆心情,然後閉著眼睛數息,以腹部呼吸的次數,一呼及一吸算一次,數到三十六之後要回到一,不要三十七、三十八一直數下去。一般而言數過二、三圈之後就漸漸入眠了。
  1. 4. 喝少量的溫牛奶(50-100cc)或一些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如奇異果)。
  1. 5. 冬天時以適當的熱水泡腳,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不要燙傷,時間約15-20分鐘。泡完之後再磨磨腳掌。

對於偶爾需夜間值班的人,白天睡覺時應把窗簾關上,讓房間內的光線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以便讓您的皮膚及眼睛感覺似在晚上,以利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有益入眠。一般正常在夜間十一時入睡者,也應把房間的燈光亮度降到最低。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和功呼吸法

這是李鳳山老師所敎的一套既簡單又有效的氣功功法,其效果除幫助氣血循環之外,主要還是對防癌、抗癌具有關鍵性的助益。
和功功法:
1.每日清晨選擇空氣流通、氧氣充足之處(如公園或森林等地)。
2.兩腳打開與肩等寬、平行站立、全身放鬆。兩眼平視前方、目光雲束回收、兩眼輕輕閉合、下顎回收、舌底上顎,兩手自然下垂,翹掌,先轉掌心向後,再轉掌心向下。


3.然後按地拉氣,兩手慢慢握拳,同時用鼻子吸氣(以逆式腹部呼吸法最好)、收小腹、提會陰(提肛)。




4.手掌握拳慢慢向上提至胸前,緊握雙拳,之後憋住氣五秒鐘(以便讓氧氣透過皮膚及七竅融入血液中紅血球),





5.然後呼氣(以嘴巴呼氣)同時兩手慢慢下落,手掌慢慢張開,呼氣時也讓氣沉丹田,兩手伸直(微曲)掌心朝下,回到開始時的姿勢,如此,動作連續做十次,每天做2-3次。結束時,鬆腕、兩掌自然下垂,兩眼慢慢睜開。
圖四







6.練習此功時,心情務必保持和平安靜,並在愉悅的氛圍下練功。如果你身上有癌細胞,則由於你的心情很好癌細胞表面上的壓力接收器收不到負面的消息而自覺沒趣,癌細胞會自動萎縮。當然了,其因素還包括有濃濃的氧氣,足夠的免疫力及能量與醫療上的積極治療,始能贏得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