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為何每個人應經常做有氧運動?

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的王院長,他是台大醫院的教授,最近他出了一本書探討台灣的健保制度。台灣的健康雖然獲得全世界很多國家的掌聲。但每一年耗費六千多億台幣的支出卻有很多的地方應該檢討並改變國民對健保的濫用、醫療看診制度的調整及國民應做有效的運動才能減少健保的開銷以維持永續而優質的服務。
我個人在年輕時因忙於職場,不但缺乏有效的運動,對於醫學、營養的知識也極為不足,加上當時的醫生、護理人員不會在應診時提供必要的維護工作以至於在32歲時即罹患糖尿病,接著在其後的歲月中沒有改善,導致心血管及腎臟方面的病變每個都應驗而爆發了。
在我生病的過程完全應驗之後才懂得如何調整生活上的運動、飲食、情緒管理等的正確方法,但為時已晚。還好,在1993年時學習了氣功、有氧運動,才能在我完全失明之後重拾這個很棒而且有效的有氧運動。並且讓我有時間把它溶入到相關的旅遊健康管理系統。在本人所編的旅遊健康養生手冊中的文章及示範光碟片創造了旅行業界及學術界的先河,目前我個人正配合各大學院教及旅行業的公協會等努力的推廣有氧運動,而且我都親自前往演講並且示範動作。
我們台灣人習慣上都喜歡到大醫院看病。其實我們應小病看小診所或社區醫院。需要時才由醫生轉診至大醫院或醫學中心。
而在就醫的過程中,其實有三四十百分比只需多休息、多喝水、正常排便、流汗、注意食物及熱量的攝取就可以復原的,不需要著急的找醫生。而為了維持我們器官的正常運作,做有意義的有氧運動才是正道。偏偏很多年輕人對於慢動作的有氧運動沒有興趣。醫學界的人都知道要恢復體能除了食物之外氧氣的吸收及運動讓身體發熱發流汗才是重要的部分。在吸入氧氣的方面,大部份的人以為只要靠重量訓練、長時間的跑步、或球類運動就可以把氧氣吸入以獲得健康的身體。在醫學運動界對氧氣所做的測試及研究報告中發現情況剛好相反。一些慢動作的太極拳、氣功、有氧運動、瑜珈、慢走快走、騎腳踏車、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運動則比較能吸入更多的氧氣。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為:因速度慢,吸入的氧氣才有足夠的時間融入紅血球。而快動作的動作則只訓練到肌肉及骨頭,吸入的氧氣則不多。這可以從美國西岸洛杉磯的一所大學對季節性流感疫苗對一般人注射產生的免疫力抗體的記錄,和另一群華裔的老人每天打太極拳練氣功但沒有注射疫苗者來做比較,結果這些老人的免疫力、抗體比注射疫苗者強好幾倍。
在有健保制度的保護下,為了讓我們的國民保有在患重症時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期待大家多做有氧運動少看病吃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